中非卫生合作探索、传播与共赢:2025媒体工作坊第二期成功落幕


7月16日下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25年第二期媒体工作坊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层多功能厅顺利举行。本次工作坊以“跨越大陆的健康之声——中非卫生合作探索、传播与共赢”为主题,聚焦中非在全球健康领域的合作,及其在传播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the Global Fund,简称“全球基金”)评估和影响力高级专员赵金扣博士受邀参与工作坊,以全球基金的多边合作机制为例,介绍了当前全球健康领域国际合作和中国参与的最新趋势。本次工作坊还邀请到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唐昆课题组分享中非某国抗击疟疾项目,并与现场近20家参与国际报道的媒体就项目报道的选题设计和传播思路进行了探讨。

媒体工作坊现场

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对外合作主管吴燕妮主持本次工作坊,并强调在当前全球健康筹资萎缩的现实困境下,关注中非在全球健康领域合作的重大意义。她表示,媒体不仅在阐释参与这一领域多边合作机制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上扮演关键角色,也是其实现国际传播叙事创新和重塑话语体系的重要一环。

 

随后,全球基金评估和影响力高级专员赵金扣博士就全球基金的基本职能、运行模式,其在非洲的投资重点和主要结果,以及同中国的合作进行了详细介绍。赵金扣特别强调了全球基金不同于很多国际组织的运行方式,即在项目实施国不设立办公室,而是通过当地政府部门和组织机构来完成具体执行。这样做的核心目标是在提供资金的同时保障机制建设,确保项目运行的可持续性。通过这种方式,全球基金已挽救6500万生命,使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总死亡率下降超过60%,对全球特别是非洲地区的公共卫生改善贡献巨大,显示了多边合作机制在推动全球健康公平方面的关键作用。

赵金扣博士在线介绍全球基金(Global Fund)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此外,赵金扣博士特别介绍了中国同全球基金开展的合作。中国至今已向全球基金投入9000万美元,并完成了从受援国向捐资国的转型。中国还通过“南南合作”机制与全球基金协同,为非洲多国提供诊疗能力建设、药品可及性等支持,助力构建更可持续的本地卫生体系。

 

在如何做好中非全球健康领域合作的国际新闻报道方面,工作坊邀请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唐昆课题组,以中非某国抗疟项目为例,请现场记者进行选题策划和传播方案的设计。抗疟项目中关于将抗疟成果纳入地方政府考核、“爱国卫生运动”等中国经验的迁移拓展了现场参与者关于中非卫生合作趋势的背景知识与理解。

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唐昆课题组博士生王皓

介绍中非某国抗击疟疾项目

随后,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项目主管吕浩然,组织记者们从受众分析、采访对象、选题思路和传播形式等方面对项目报道进行了分组讨论和汇报。例如出于新闻接近性受限的考虑,选题方向可针对为抗疟项目相关的中国出海企业提供关键信息;在传播形式上,对一线抗疟项目进行全程直播,以真实可感的方式阐释项目投入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媒体记者就中非某国抗击疟疾项目报道方案进行分组讨论及汇报

工作坊最后,中心为参加此次工作坊的媒体工作者颁发由学院认证的学习证明并合影留念。此次工作坊也为7月28日即将开展的赴肯尼亚媒体学习营提供了详实的行前培训,助力记者在肯参访期间获取更多一手资料、产出具有深度的全球健康报道,为中非卫生领域长期与深入的合作,推动政策关注与共识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实现共赢。

媒体工作者领取证书并合影留念

 

 

首页    实践活动 - 能力培养 -媒体工作坊    中非卫生合作探索、传播与共赢:2025媒体工作坊第二期成功落幕